一、主要目標
全面推進幼兒園和小學實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,減緩銜接坡度,幫助兒童順利實現(xiàn)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。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及家長的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明顯轉變,幼小協(xié)同的有效機制基本建立,科學銜接的教育生態(tài)基本形成。
二、重點任務
(一)改變銜接意識薄弱,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分離的狀況,建立幼小協(xié)同合作機制,為兒童搭建從幼兒園到小學過渡的階梯,推動雙向銜接。
(二)改變過度重視知識準備,超標教學、超前學習的狀況,規(guī)范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的教育教學行為,合理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,做好科學銜接。
(三)改變銜接機制不健全的狀況,建立行政推動、教科研支持、教育機構和家長共同參與的機制,整合多方資源,實現(xiàn)有效銜接。
三、主要舉措
(一)幼兒園做好入學準備教育。幼兒園要貫徹落實《3—6歲兒童學習與發(fā)展指南》和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》,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(fā)展,為入學做好基本素質準備,為終身發(fā)展奠定良好基礎。要進一步引導教師樹立科學銜接的理念,大班下學期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做好生活、社會和學習等多方面的準備,建立對小學生活的積極期待和向往。要防止和糾正把小學的環(huán)境、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簡單搬到幼兒園的錯誤做法。
(二)小學實施入學適應教育。小學要強化銜接意識,將入學適應教育作為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,納入一年級教育教學計劃,教育教學方式與幼兒園教育相銜接。國家修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,調整一年級課程安排,合理安排內容梯度,減緩教學進度。小學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,重點實施入學適應教育,地方課程、學校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主要用于組織開展入學適應活動,確保課時安排。改革一年級教育教學方式,國家課程主要采取游戲化、生活化、綜合化等方式實施,強化兒童的探究性、體驗式學習。要切實改變忽視兒童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的現(xiàn)象,堅決糾正超標教學、盲目追趕進度的錯誤做法。
(三)建立聯(lián)合教研制度。各級教研部門要把幼小銜接作為教研工作的重要內容,納入年度教研計劃,推動建立幼小學段互通、內容融合的聯(lián)合教研制度。教研人員要深入幼兒園和小學,根據(jù)實踐需要確定研究專題,指導區(qū)域教研和園(校)本教研活動,總結推廣好做法好經(jīng)驗。鼓勵學區(qū)內小學和幼兒園建立學習共同體,加強教師在兒童發(fā)展、課程、教學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,及時解決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實踐中的突出問題。
(四)完善家園校共育機制。幼兒園和小學要把家長作為重要的合作伙伴,建立有效的家園校協(xié)同溝通機制,引導家長與幼兒園和小學積極配合,共同做好銜接工作。要及時了解家長在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方面的困惑問題及意見建議,積極宣傳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政策要求,宣傳展示幼小雙向銜接的科學理念和做法,幫助家長認識過度強化知識準備、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容的危害,緩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,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,積極配合幼兒園和小學做好銜接。
(五)加大綜合治理力度。各級教育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持續(xù)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、小學、幼兒園違反教育規(guī)律行為的治理力度,開展專項治理。落實國家有關規(guī)定,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對學前兒童違規(guī)進行培訓。小學嚴格執(zhí)行免試就近入學,嚴禁以各類考試、競賽、培訓成績或證書等作為招生依據(jù),堅持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。幼兒園滿足需要的地方,小學不得舉辦學前班。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內容,不得布置讀寫算家庭作業(yè),不得設學前班,幼兒園出現(xiàn)大班幼兒流失的情況,應及時了解原因和去向,并向當?shù)亟逃块T報告。教育部門應根據(jù)有關線索,對接收學前兒童違規(guī)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嚴肅查處并列入黑名單,將黑名單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,按有關規(guī)定實施聯(lián)合懲戒。對辦學行為嚴重違規(guī)的幼兒園和小學,追究校長、園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。